债权债务转让的法律规定

何平律师
四川秦巴律师事务所
2023-05-17

  债权债务转让的法律规定是什么:1、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转让达成一致的意见;2、债务转让要经债权人同意,债权转让需通知债务人;3、须存在有效的债权债务;4、被转移的债权债务确实可转让。

  债权债务转让法律规定

  1、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转让达成一致的意见;

  2、债务转让要经债权人同意,债权转让需通知债务人;

  3、须存在有效的债权债务;

  4、被转移的债权债务确实可转让;

  5、债务转让要获得债权人的同意;

  6、新债务人可以向债权人主张原债务人享有的抗辩权;

  7、以及除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次债务以外,都应当一并转让给新债务人;

  8、债务转让必须是有效的债务,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债务自始无效或者承担时已经消灭的,即使当事人就此订有债务转移合同,也不发生效力;

  9、债务转让中被转移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不具有可移转性的债务,不能够成为债务转移合同的标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部份转移给第三方,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权转让的条件是什么

  1、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债权且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前提。以无效的债权转让他人,或者以已经消灭的债权转让他人,是转让的标的不能。这种限制性规定的意义在于防止受让人、国家、集体利益受损。在司法实践中,有人为逃避法律的制裁而转让债权。债权转让的前提必须是合法的债权,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否则转让无效。由于转让无效致使受让人受损的,转让人应予以赔偿。

  2、转让不得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

  债权作为法锁的观念虽已消失,但债权转让只是主体上的变更,如果存在债的主要内容变更,则发生新的合同关系,而不属于转让性质。债的内容变更包括种类、数量、标的物品质规格、债的性质、期限、履行地和履行方式、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等方面。债的非主要内容变更不会影响法律关系。但债的种类、标的物品质规格、债的性质等主要内容变更后,与原债不再具备同一性。如经对方承诺,则成立新合同,已不属于债权转让的范畴。

  3、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达成债权转让的协议。

  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必须符合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转让人主体必须符合资格,即具有处分能力,是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不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债权转让无效。如果一方当事人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转让无效。合同被撤销后,受让人已接受债务人清偿的,应作为不当得利返还原债权人。

  4、转让的债权必须具有可转让性。

  根据债的有关原理,某些合同是不可让渡的,其债权也应不可转让。一种是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以特定身份关系为继承的债权、不作为的债权、因继承发生的遗产给付请求权。第二种为属于从权利的债权。从权利随主权利的移转而移转,若将从权利和主权利分开单独转让,则为性质上所不允许。比如保证债权为担保主债权而存在,若与主债权分离,其担保性质自然丧失,所以不得单独转让。第三种是依合同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按照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对债权转让的禁止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也可以在合同订立之后另行约定,但必须在债权尚未转让之前作出,否则转让有效。第四种是依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5、债权的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

  各国民法对债权的转让是否须经债务人同意或通知债务人存在不同的主张。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通知主义既承认了债权转让是债权人的处分行为,为债权人的自由处分提供了便利和保护,又保护了债务人不因债权人将债权转让于他人而蒙受不测之损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

  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七条

  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

  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上一篇:债务危机对黄金的影响
下一篇:警衔津贴标准
相关文章

债权人转让债权是否需要债务人同意 债务转让的条件有哪些

债权转让不需要债务人同意,但是要告知债务人。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43882人阅读 2023-10-13

什么样的债权转让是无效的 什么样的债权转让是无效的

债权让与别名又称债权转让,是指债的关系不失其统一性,债权人通过让与合同将其债权转移于第三人享有的现象。债权让与,是指不改变债权关系的内容,债权人通过协议而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的行为。债务性质禁止转让的情况。根据当事人的约定禁止转让时。法律规定禁止转让时。

33674人阅读 2023-10-09

债券交易内容有哪些 债券交易内容有哪些

市场的核心就是证券交易所,在证券交易所内部,其交易程序都要经证券交易所立法规定,其具体步骤明确严格。有五个步骤:开户,委托,成交,清算和交割,过户。场外债券交易就是证券交易所以外的证券公司柜台进行的债券交易,场外交易又包括自营买卖和代理买卖两种。

8437人阅读 2023-08-25

债券清偿方式有哪些 债券清偿方式有哪些

公司或者政府等主体,在证券市场上可以进行筹集,有一种是发行债券,一般是约定到期偿还,债券的清偿不止一种,还有多种方式,债券偿还是指债券发行人对到期债券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行为。债券偿还方式大致可分为到期偿还、期中偿还和延期偿还三种。期中偿还又可分为定期偿还、任意偿还、买入注销和提前赎回四种方式。

27409人阅读 2023-08-25

个人债权转让给个人合法吗,自己将债权转让给别人合法吗

这个行为是合法的,但是也要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才可以。如果自己的债券在法律上不允许转让的话是不能自己转让的,这是属于违法行为。自己的债券不仅可以转让给别人,也可以转让给单位或者集体,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个人债权转让给个人只要具备法律效力和不违反禁止转让的情形,就受到法律的保护。

68886人阅读 2023-08-16

债务转移和债务加入的区别

新债务人承担责任程度不同。债务加入的第三人加入到债的法律关系中,成为新债务人,但并不免除原债务人的责任,新债务人与原债务人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债务转让的第三人即债务受让人则应独立对债权人承担全部债务,因债务的合法转让原债务人的责任被免除,债权人只得要求新债务人承担全部债务。

25821人阅读 2023-07-19

合同债权不得转让的规定

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47829人阅读 2023-05-26

债权债务的概括转移是什么意思 债务转移的成立条件

债权债务概括移转是指把全部或某一特定的债权、债务全部移转给受让人,而不仅仅是权利或义务的移转。债权债务概括移转可为全部债权债务的移转,也可为部分债权债务的移转。债权债务概括转移实际包括了债权让与和债务承担两个行为,但又不是这两个行为的简单叠加。

50493人阅读 2023-05-24

债务人转让债务需要债权人同意吗 债权转让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有关规定,债务转让必须经债权人同意。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使第三人成为新的债权人时,必须把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情况通知债务人向第三人(新债权人)履行。否则,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66433人阅读 2023-05-24

债务转移债权人不同意怎么办 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吗

债务转让债权人不同意,那么债务人就不能转让债务。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33113人阅读 2023-05-22

相关回答

私营企业管理人员职务犯罪怎么报案

27293人浏览2023-12-26

职务犯罪怎么报案

10671人浏览2023-12-26

法人代表犯罪被判刑后怎么办

8646人浏览2023-12-26

交通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怎么处理

17665人浏览2023-12-26

过失犯罪怎么理解

42660人浏览2023-12-26

法官犯罪怎么办

8849人浏览2023-12-26

犯罪嫌疑人死亡怎么办

33849人浏览2023-12-26

男方出轨怎么才构成犯罪

38269人浏览2023-12-26

涉嫌违法犯罪怎么办

42415人浏览2023-12-26

犯罪嫌疑人已被决定逮捕后怎么处理

26392人浏览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