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安全责任如何规定?
《侵权责任法》已经失效并被《民法典》全面替代,对于具备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相关组织或者个人做出明确要求,如果作为责任主体没有尽到安全保障的义务,由此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
关于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定
《民法典》对于安全保障义务责任作了详细的规定,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的人被限定于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和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的人被限定于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和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条文列举规定的所谓“公共场所”是:“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从条文列举规定可见,本条所谓“公共场所”,是指向公众提供各种公用服务的“营业服务场所”。考虑到许多大型群众性活动在公共场所举行,例如在体育场馆举行演唱会,可能发生“管理人”责任与“组织者”责任的竞合,如果损害的原因属于公共场所及其设施本身的缺陷,则应由场所管理人承担责任;如果损害的原因不属于场所本身,而属于组织管理瑕疵或者因组织群众性活动临时增设设施的缺陷,则应由组织者承担责任。
如果损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则应当由该第三人对于受害人所受全部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管理人或者组织者,仅在该当事人不能承担赔偿责任或者不能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时,承担与其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程度相应的补充责任。
换言之,如果造成损害的该第三人对全部损害承担了赔偿责任,则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管理人或者组织者将不承担任何责任;或者,即使该第三人逃逸或者因无赔偿能力根本不能承担赔偿责任,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管理人或者组织者亦仅承担与其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程度相应的赔偿责任,而不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损害的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归责原则上,安全保障义务应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由受害方承担义务人有过错的举证责任。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
(一)侵权损害赔偿
侵权损害赔偿,是指加害人因侵权行为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侵害,依法承担的以给付金钱或实物补偿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害的民事责任。损害赔偿是最主要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侵权损害赔偿遵循以下原则:
1、全部赔偿原则,即侵权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大小,应当以行为所造成的实际财产损失的大小为依据,对全部损失予以赔偿。换言之,就是赔偿以所造成的实际损害为限,损失多少,赔偿多少。但全部赔偿原则应受损益相抵、过失相抵规则等的限制。
损益相抵,亦称损益同销,是指赔偿权利人基于发生损害的同一原因受有利益,应由损害额内扣除所受利益,而由赔偿义务人就差额予以赔偿的确定赔偿责任范围的规则。
2、财产赔偿原则。即侵权行为无论是造成财产损害、人身损害还是精神损害,均以财产赔偿作为唯一的赔偿方法,不能以其他方法为之。
(二)停止侵害
是指侵害人终止其正在进行或者延续的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排除妨碍
是指侵害人排除由其行为引起的妨碍他人权利正常行使和利益实现的客观事实状态。
(四)消除危险
消除危险,是指侵害人消除由其行为或者物件引起的现实存在的某种有可能对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紧急事实状态。
(五)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是指侵害人将其非法占有或者获得的财产移转给所有人或者权利人。
(六)恢复原状
恢复原状,是指使受害人的财产恢复到受侵害之前的状态。适用此种责任形式的条件有二:一是可能性,即受损害的财产在客观上具有恢复的可能。二是必要性。即受损害的财产须有恢复原状的必要。
(七)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消除影响,是指加害人在其不良影响所及范围内消除对受害人不利后果的民事责任。恢复名誉,是指加害人在其侵害后果所及范围内使受害人的名誉恢复到未曾受损害的状态。消除影响是侵害人格权如隐私权、肖像权的民事责任;恢复名誉则专属于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第1198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持有通行证的车辆是否受成都限行影响 什么是成都限行政策
持有通行证的车辆在成都限行政策下通常不受影响。通行证是政府为特定车辆(如公务车、应急车辆、特殊行业车辆等)发放的,允许其在限行时段和区域内正常行驶。因此,持有通行证的车辆可以不受限行规定的限制。
79629人阅读 2025-03-19
轻微事故逃逸扣多少分 什么是轻微事故逃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轻微事故逃逸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将会被扣除12分。这意味着驾驶人的驾驶证将被一次性扣满12分,需要重新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考试。
16043人阅读 2025-03-19
如何判断车辆是否符合五一高速免费 哪些车辆可以享受五一高速免费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五一劳动节期间,7座以下(含7座)的小型客车在高速公路通行时可以享受免费政策。7座以下(含7座)的小型客车,包括轿车、SUV、MPV等。必须在国家规定的免费通行时间段内行驶,五一劳动节假期的第一天0时至最后一天24时。
17679人阅读 2025-03-19
2025年还有哪些节假日高速免费 为什么这些节假日高速免费
根据中国交通运输部的规定,2025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将覆盖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和国庆节这四大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其相连的休假日。免费时段将从每个节假日的首日零点开始,持续至节假日最后一日的24点结束。
89794人阅读 2025-03-19
五一高速免费时段如何计算 免费时段的具体计算方法
五一劳动节期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时间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来确定的。免费时段从节假日第一天的0:00开始,到节假日最后一天的24:00结束。具体到五一劳动节,如果假期为5月1日至5月5日,那么免费时段就是5月1日0:00至5月5日24:00。
51542人阅读 2025-03-19
哪些车型享受五一高速免费 免费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在五一劳动节期间,7座及以下的小型客车可以享受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这类车型包括普通家用轿车、SUV、MPV等,只要座位数不超过7座且符合小型客车标准的车辆,均可在五一假期免费通行高速公路。
92121人阅读 2025-03-19
五一假期高速免费通行条件 哪些车辆可以享受免费通行
五一假期期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条件主要依据国家交通运输部门的相关规定。具体来说,免费通行的时间段通常是从假期第一天的0时开始,到假期最后一天的24时结束。在此期间,7座及以下的小型客车可以享受免费通行政策。
17631人阅读 2025-03-19
2025年五一高速免费几天 高速免费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五一假期向来是人们出行游玩的高峰期,高速公路的通行政策成为大家关注焦点。不少人心中都萦绕着疑问:2025年五一高速免费几天?这一免费政策又有着怎样的缘由?在享受免费通行便利的同时,车主们又该留意哪些要点?别着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51852人阅读 2025-03-19
不同准驾车型的年龄限制是什么 为什么有不同的年龄限制
当我们怀揣着驾驶梦想,打算考取驾驶证时,除了关注申请材料,不同准驾车型的年龄限制也是个关键要点。毕竟,开小汽车和开大客车,对驾驶员的要求大不一样。了解这些年龄限制,能帮大家精准规划自己的驾驶之路。不同准驾车型的年龄限制是什么?
15699人阅读 2025-03-19
申请驾驶证需要哪些材料 驾驶证申请流程是怎样的
申请驾驶证是每个想要合法驾驶机动车的公民必须经历的过程。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申请驾驶证需要准备以下材料:身份证明、居住证明、健康证明、照片、申请表、学习驾驶证明、考试合格证明。驾驶证的有效期通常为6年。在有效期满前,驾驶人需申请换证。
67702人阅读 2025-03-19
私营企业管理人员职务犯罪怎么报案
27293人浏览2023-12-26
职务犯罪怎么报案
10671人浏览2023-12-26
法人代表犯罪被判刑后怎么办
8646人浏览2023-12-26
交通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怎么处理
17665人浏览2023-12-26
过失犯罪怎么理解
42660人浏览2023-12-26
法官犯罪怎么办
8849人浏览2023-12-26
犯罪嫌疑人死亡怎么办
33849人浏览2023-12-26
男方出轨怎么才构成犯罪
38269人浏览2023-12-26
涉嫌违法犯罪怎么办
42415人浏览2023-12-26
犯罪嫌疑人已被决定逮捕后怎么处理
26392人浏览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