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基本原则具体有哪些

何平律师
四川秦巴律师事务所
2022-09-06

  合同的基本原则具体有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平等原则是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是区别行政法律、刑事法律的重要特征。自愿原则是合同当事人通过协商,自愿决定和告诉相互权利义务关系。公平原则意义和作用是:公平原则是社会公德的体现,符合商业道德的要求。

  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该条规定,集中表明二层含义,一是遵守法律(包括行政法规),二是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遵守法律,主要指的是遵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基本上涉及的是社会公共利益,一般都纳入行政法律关系或者刑事法律关系。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是国家通过强制手段来保障实施的那些规定,譬如纳税、工商登记,不得破坏竞争秩序等规定。法律的任意性规定,是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或者排除适用的规定,基本上涉及的是当事人的个人利益或者团体利益。当然,法律的任意性规定,不是永远不能适用。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对合同的某个问题,当事人有争议,或者发生合同纠纷后,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达不成补充协议,又没有交易习惯等可以解决时,最后的武器就是法律的任意性规定。合同法的规定,除有关合同效力的规定、以及《合同法》第38条有关指令性任务或者国家订货任务等规定外,绝大多数都是任意性规定。

  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里讲的公平,既表现在订立合同时的公平,显失公平的合同可以撤销;也表现在发生合同纠纷时公平处理,既要切实保护守约方的合法利益,也不能使违约方因较小的过失承担过重的责任;还表现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因客观情势发生异常变化,履行合同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重大失衡,公平地调整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诚实信用,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诚实,要表里如一,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无效或者可以撤销。二是守信,要言行一致,不能反复无常,也不能口惠而实不至。三是从当事人协商合同条款时起,就处于特殊的合作关系中,当事人应当恪守商业道德,履行相互协助、通知、保密等义务。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3条规定:“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这条规定了平等原则。平等原则主要表现为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相互间不存在服从与命令、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当事人必须平等地协商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的权利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合同法》第4条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这条规定了合同自由原则。合同自由原则是民法上意思自治原则的具体体现及中心内容,它贯彻于合同动态发展的整个过程,包括订约自由、选择合同相对人的自由、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选择合同方式的自由、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自由等。

  《合同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立各方的权利义务。”这条规定了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本来是道德上的规则,但作为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就成为了法律准则。它坚持正义与效益的统一,既要求当事人按照公平原则设立权利义务,也要求按照公平原则履行合同,按照公平原则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合同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这条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平原则一样本来都是道德准则,但作为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就成为了法律准则,它通常被称为“帝王规则”,可见其重要性。它既要求当事人在行使权利上不得滥用权利,不损害他方的合法利益,也要求在履行义务上不欺诈,严格遵守诺言;要求当事人既依约定履行主义务,也应依要求履行附随义务。

  《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条规定了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合法原则),即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社会经济秩序、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是公序良俗的基本内容。

上一篇:劳动争议案件诉讼流程 劳动争议案件诉讼流程是怎样
下一篇:基金管理公司职责 基金管理公司职责有哪些
相关文章

合同的履行地指的是哪些地方 合同的履行地指的是哪些地方

合同的履行地指的是合同中规定的各方履行合同义务的地点。合同的履行地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合同中明确规定的履行地;其次是合同中约定的通知地点,即各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进行通知的地点;根据合同性质和实际情况,可能会涉及到其他履行地,例如合同涉及到跨国业务时,可能需要考虑各国的法律管辖和履行地。

34290人阅读 2023-11-30

履行合同违约金是怎么计算的 履行合同违约金是怎么计算的

合同签订后,如果发生违约行为,根据合同约定,违约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支付的违约金数额,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违约金的数额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

73097人阅读 2023-11-30

法律规定合同履行方式有哪些 法律规定合同履行的原则都有什么

一般情况下,合同履行方式包括履行的方式、履行的主体、履行的标的和履行费用的承担。具体情况可能因合同性质、合同条款、法律规定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当事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履行方式,遵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确保合同顺利履行并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72668人阅读 2023-11-24

合同履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合同履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确保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避免模糊性和歧义。2、履行期限和方式应明确,避免延迟或不当履行。3、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应受到法律保护。4、合同变更或解除应遵循合同约定或法律程序。5、保持沟通和合作,及时解决合同履行中的问题。6、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和责任应明确分配。

70030人阅读 2023-11-24

不履行合同义务构成哪些犯罪 不履行合同义务构成哪些犯罪

违约行为并不构成犯罪,因为不履行合同义务属于合同违约而非欺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不按约定履行时,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因此,拒绝履行合同并不违法。

33872人阅读 2023-11-09

最新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怎么写;如何写最新交通事故赔偿协议

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就赔偿项目、赔偿金额等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署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该协议一经生效,具有约束当事人的合同效力。下面是文书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欢迎大家分享。

36147人阅读 2023-10-30

合同履行与法律责任的关系 合同履行与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合同履行的和违约以及责任是根据当事人的违约责任来认定的,如果合同的一方拒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违背合同签署的规定,那一方就是违约,合同的另一方就有权在解除合同情况下并要求违约的一方支配相应的违约金和赔偿。

54599人阅读 2023-09-27

物业合同应该提前多久续约 物业合同应该提前多久续约

根据《业主大会规程》,成立业主大会后,业主大会可以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决定解聘或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或与物业公司续订合同。物业公司应在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终止前三个月,向小区业委会提出续约申请,并提交续约合同草案。

13190人阅读 2023-08-29

人身合同有哪些法律效力 人身保险合同有哪些法律效力

人身保险合同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对投保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合同无效 ;以无民为被保险人投保的,死亡为给付,其只能是被保险人的父母,且死亡给付保险金额总和不得超过相关规定限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否则无效;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78576人阅读 2023-08-16

不履行合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不履行合同要承担法律责任有:1、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2、未支付价款的,应当承担支付价款的法律责任。如果合同没有约定违约责任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2983人阅读 2023-07-19

相关回答

私营企业管理人员职务犯罪怎么报案

27293人浏览2023-12-26

职务犯罪怎么报案

10671人浏览2023-12-26

法人代表犯罪被判刑后怎么办

8646人浏览2023-12-26

交通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怎么处理

17665人浏览2023-12-26

过失犯罪怎么理解

42660人浏览2023-12-26

法官犯罪怎么办

8849人浏览2023-12-26

犯罪嫌疑人死亡怎么办

33849人浏览2023-12-26

男方出轨怎么才构成犯罪

38269人浏览2023-12-26

涉嫌违法犯罪怎么办

42415人浏览2023-12-26

犯罪嫌疑人已被决定逮捕后怎么处理

26392人浏览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