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孩子的抚养权怎么判定
2023-07-276314次浏览
共1个回答

何平

2023-07-27

1、协议处理 父母离婚时,子女随父方生活还是随母方生活,可以由双方在离婚时协商决定。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应在离婚协议书上写明子女随哪方生活。 2、子女不满两周岁 父母离婚时,子女不满2周岁,考虑其年龄较小,尚处于哺乳期,更加需要母亲的照顾,所以法律规定离婚后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3、子女已满2周岁不满8周岁 父母离婚时,子女已满2周岁不满8周岁,且父母双方都愿意抚养时,法院应同等考虑双方的情况,综合考虑子女随哪方生活更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4、子女已满8周岁 已满8周岁不满18周岁的子女,是具有一定分辨对错能力的,因此,关于孩子随谁生活的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个人意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相关法律知识

无力偿还债务可以申请债务重组吗 为什么可以申请债务重组

在生活中,不少债务人会因各种状况陷入无力偿债的困境,此时,他们往往会思考能否申请债务重组来缓解压力。答案是肯定的。不管是企业,还是符合特定条件的个人(目前主要在深圳经济特区试点),在确实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时,均可依法向法院申请债务重组。

民法知识
2025-08-29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如何避免高额利息 如何有效避免高额利息

当债务人确实无力偿还债务时,高额利息(尤其是复利)会像滚雪球一样让债务负担越来越重。避免或减轻高额利息的核心在于主动采取法律认可的措施,与债权人达成新的协议或寻求司法保护,从而中断利息的持续计算或争取减免。

民法知识
2025-08-29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会被强制执行吗 债务执行的关键点

如果债务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不会对其人身进行强制措施(如司法拘留),但会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然而,如果债务人有履行能力却故意隐藏、转移财产拒不履行,法院有权采取包括拘留、罚款甚至追究拒执罪刑事责任在内的强制执行措施。

民法知识
2025-08-29

无力偿还债务可以申请个人破产吗 无力偿还债务申请破产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可以申请个人破产吗?在面对无力偿还债务的困境时,许多债务人可能会心生疑问:能否像企业那样申请个人破产,从而获得债务豁免,重新开始?事实上,在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适用范围较为有限,仅在部分地区试点推行。

民法知识
2025-08-27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如何与债权人沟通 无力偿债时的沟通策略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如何与债权人沟通?核心原则:坦诚沟通、积极协商、依法行事。债务人确实无力偿还时,逃避或隐瞒是最糟糕的选择。积极、坦诚地与债权人沟通,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化解债务危机、避免法律纠纷升级的关键一步。

民法知识
2025-08-27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会影响信用吗 上了征信会有什么具体后果

对债务人来说,无力偿还债务不仅意味着短期的经济压力,还可能对个人信用记录产生长远影响。很多人误以为 “不是故意不还” 就不会影响征信,但实际上,征信系统更关注 “是否按时履约” 的结果,而非背后的原因。了解能帮助债务人更重视逾期问题。

民法知识
2025-08-27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 债务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条件

可以,但前提是债务人需要提起民事诉讼(如确认债权债务关系、请求减免债务等)且符合经济困难标准等法定条件。法律援助的核心目的是保障经济困难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以维护其诉讼权利,而非直接免除其债务本身。

民法知识
2025-08-27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如何避免起诉 债务人避免起诉的具体策略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时,可以通过与债权人积极协商、申请破产保护或寻求第三方调解等方式避免被起诉。具体来说,债务人应主动与债权人沟通,提出可行的还款计划或债务减免方案;如果确实无法偿还,可以依法申请个人或企业破产,从而暂停或终止诉讼程序。

民法知识
2025-08-27

无力偿还债务会被列入黑名单吗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办

很多债务人担心,自己无力偿还债务就会被列入 “黑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影响日常出行和信用。实际上,“无力偿还” 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被列入黑名单,关键要看债务人是否有 “失信行为”—— 比如故意转移财产、拒绝配合执行等。

民法知识
2025-08-22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可以延期吗 什么是债务延期

当债务人无力按时偿还债务时,延期还款是缓解短期压力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能给债务人留出时间恢复经济能力,避免因立即偿债导致生活或经营陷入绝境,同时也能让债权人更大概率收回欠款,减少 “坏账” 风险。不过,延期还款并非债务人单方面能决定。

民法知识
2025-08-22